2021年江苏省研究生教育哲学暑期学校简报No.9丨学术工坊三

时间:2021-07-22浏览:10设置

716日下午,由江苏师范大学承办的2021年江苏省研究生“教育哲学”暑期学校,在江苏师范大学开运体育106报告厅顺利进行。为促进学生对教育问题的探讨,发表自己的真知灼见,暑期学校的第三次学术工坊持续进行,学员们按照安排,分线上小组和线下小组,在苗曼教授的主持下展开了热烈的心得交流与讨论。



主持人简介

苗曼,教育学博士,江苏师范大学教授,主讲课程:学前教育基本原理,学前儿童心理学、幼儿游戏理论与实践。主要研究方向:儿童教育哲学、学前教育基本原理、幼儿认知发展等。在《学前教育研究》、《教育发展研究》上发表了《教育塑造:一个需要审思的教育元命题》、《天性为本:教育须秉持“自然法”》等多篇论文。


活动伊始,苗老师对线上线下的同学们参与本次讨论活动表示了热烈的欢迎。紧接着苗老师对本次工坊的具体流程进行了简要介绍,线上线下同学发言提前报备,按照报备的先后顺序发言。苗老师提出,此次工作坊为最后一次工作坊,因此,同学们不必拘泥于主题,而是应该畅所欲言,谈谈参与教育哲学暑期学校以来自己所获得的感悟与思考。之后,宣布工作坊交流活动正式开始。同学们积极踊跃发言,现场讨论气氛非常热烈。 



江苏师范大学刘春迎同学发言“教育学到底在研究什么呢?”在刚考上研究生时,周围很多人都问过我这个问题,但当时自己没有底气去答复,因为不知道该怎样去表述,或者说还没有能力去回答好这个问题。这种无措逐渐演变成一种焦虑。有学者称,学术焦虑可分为两类:实存性焦虑和制度性焦虑。实存性焦虑是生命的焦虑,其焦虑的对象是生命的价值、存在的意义和人格的完善;制度性焦虑是政治的焦虑,其焦虑的对象是制度的意义、规范的设立和政制的改进。这二者共存却又处于矛盾之中,具体表现为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平衡问题。那我们的教育研究到底应该怎样去寻求一种平衡呢?既关注个体生命成长,又关注国家整体需求,构建“中国式教育愿景”,我想我们应该在心里做好衡量,有坐“冷板凳”的勇气,坚守教育的傲骨与底线。



江苏师范大学陈茜同学发言:康老师的讲座给了我极大的心灵触动。在语文教学中,我似乎一直都在“讨好”语文,揣测教参需要我学什么,标准答案需要我写什么。我们把这样的功利性行为当作理所当然的学习本身,结果我对于这个世界的观察,总是以自我否定为前提。忘掉自我,忘掉思想。但康老师从说明文出发,提出个人唯有在对对象的说明中不断构建自我,才能摆脱庸俗的日常意识,突破世俗功利取向与道德思维不断固化的再生产链条。认识我自己是出发点,我是独特的我。我们诗性的教育指向应是自我敞开与个体存在本身的丰盈。



江苏师范大学岳秀婷同学发言:听了今天上午的内容,给我最大的感受是,当下的一些道德问题,如青年人的道德冷漠,甚至于对生命的漠视与残害,让我思考我们究竟应该给学生什么样的德育呢?怎样才能是有效的呢?首先在我看来,培养德性是教育最首要的目的,是最有必要的。先立德,后树人,其实我们现在时代和社会是多变的,我们没法把握外在的,不可控的风险,但我们可以修养自己的内心,去应对未来的人生将会面临的种种问题。其次,当我们的学生走出校园,迈入社会的时候,怎样能够将德育的影响关照一生呢?我们的道德教育不应该仅给予学生所谓道德的知识,而是应该为道德赋能,培养学生的道德能力,也就是修养自身的能力,这种能力应该像一口泉,能源源不断的供给水源。然而我们的基础教育中,思想品德课程从没有缺席,又为什么会出现现实社会中出现的种种道德问题呢?这使让我重新思考学校道德教育的走向,如何真正的培养人的德性。这是我的一些思考。



江苏师范大学翁婉婷同学发言:对于“德”的讨论,我认同的一句话是“法律是对一个人最低限度的要求,而道德是对人最高层次的要求。”我们能够用道德来约束自己,但我们不能用自己的道德标准去要求他人,去道德绑架他人。其次,对于德育的问题,苗老师问了一个问题引起了我的思考,她问:“德是为谁培养的?”我认为,德育可以分为学校培养的“德”和个人应育的“德”。学校的德是为国家培育的,应从国家利益出发,培育中国的道德。而个人的“德”应是为社会培育的,这样的“德”使我们在社会上,尊重他人的权益,维护相互之间的关系,得到他人的尊重,彰显自身的原则。



江苏师范大学刘铖同学发言:有关上一个同学谈到的思想品德教育我谈一些自己的看法。一般的道德教育是培养儿童拥有自己的关于道德的“基本判断力”,而我们现在的道德教育可能仅仅是传递某些似乎是不能反驳的权威观念。我试图从社会学的角度分析一下这个问题。借鉴组织社会学中的概念,我以为理想的组织或社会样态应当是一种“松散耦合”的状态,正如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描述的那样,国家犹如一捆柴,由一根根独立的树枝组成。因此,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立的批判力和判断力,而非迷信权威观念,虽然也会有一些权威观念,但是这种观念的作用是节制的。这种状态下并不会导致社会涣散,这种格局是个体与组织之间关系的理想状态。例如,西方古典经济学中的理性人假设,每个人都是出于自利的理性人,理性人并没有导致社会的多元分化,由于这背后是一种适度的、节制的社会规范在起作用,因此也能组成一种“松散耦合”的社会。而我国自古以来的社会样态并非如此。由于早期生产方式的不同,小农经济,以扎根固定的土壤为生的中国人更具凝聚力,相应的,宗法伦理也就更强。中国自古以来的社会治理是由内而外,向水波一样推开来的,社会关系也是呈现出一种“差序格局”,这就使得我国自古以来就有着一种极其强的凝聚力,约束力超出了节制的界限。这种传统一直延伸到现在,因此,我国的教育中也受这种传统社会结构余音的制约,并且到现在为止似乎也并没有弥散。这使得国人更加团结的同时,也会带来许多问题,道德教育中自我“基本判断力”的缺失,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也许可以归结到以上一些原因中去。



江苏师范大学陈扬华同学发言:在听诸位大家的讲座中,无论是高老师的血性还是董老师的温和还有康老师的幽默,他们都有自己的个性,无论是性格上的个性还是学究上的个性,都有明确的自我定位,以及对自我研究的爱与坚定。那么联想到对自己的定位问题该怎么认识呢?这种定位一是在研究上的定位问题,二是作为一名研究生本身的定位问题。我对自己的定位好像始终是模糊的。不知道各位研一同学们对自己的定位是否清晰?在静下心来看自己这一年的时间经历时,我看事物的视角以及思考的维度较之前会有进步,虽然还没有到飞跃的程度,但能感觉到自己一直在成长。其实我特别想知道这些大家在我们这个年龄的时候是个什么样的状态?是什么造就了各位对自我研究的深沉的爱与坚定。



扬州大学朱梦怡同学发言(线上):老师同学们好,上午林老师讲到柏拉图关于节制的培育的问题,柏拉图认为个人的节制在于灵魂中理性、血气和欲望三部分友好和睦,并应该由理性统治,不发生内讧,违背理性,个人能够适度、合宜地对待自己的欲求。同时,培育节制的个人其实是有利于维护一种“节制”的城邦统治的,有利于维护和谐稳定的秩序。那么,我就想把这种思想理论结合一个具体的教育情境。比如,在中小学课堂这个场域中,课堂是需要秩序的,其有赖于学生“节制”的培育,在学校教育中其手段主要依赖德育和规训,这一切我们在常规课堂中看似做得挺好的,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遵守课堂秩序,课堂氛围也还算不错。但是疫情期间的在线教学中却反映出学生的自律性不够,缺乏学习的自主性。并不是说线下的面对面的课堂不强调这些,而是这些问题在在线课堂中尤其凸显。传统教学中,教师可以用眼神或者走过来用手轻轻拍一下,及时地提醒学生,学生接受教师面对面的规训和监控,因而在教师在场的情况下,学生似乎能做到节制,但在在线的情况之下,在虚拟空间中,学生却很享受躲藏于镜头之后那种不在场的自由之中,自主性和自律性极大程度弱化了。想请教老师同学如何用柏拉图的教育思想去看待目前中小学教育中的节制培养与德育规训,且能否用其去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 



南通大学商文芳同学发言(线上):老师您好,成年人往往认为孩子没有深层思考能力,说孩子是天生的哲学家,更是让他们感觉到匪夷所思、难以接受。但基于脑科学的当代心理学研究日益表明,孩子的所具有的思考能力远比我们想象的强得多。生活中,儿童会把不同时刻听过的话都串联起来,不经意间生发出问题和创造,当我们和孩子把这些对话进行下去,其实就是非常好的哲学思考。每一位教育者和家长都会注意到这样的片段,但有没有把它们记录下来,去创造条件促进孩子思维的发展。所以老师能提供一些实践与理论具体结合方面的指导意见吗?

 

苗老师就同学们的发言与各位同学展开深入、细致的讨论,为同学们答疑解惑的同时,进一步提出了富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下午五点,活动在意犹未尽的讨论声、掌声中接近尾声。此次工作坊交流活动气氛浓烈,为师生创设了一个能够相互交流、促进成长的平台,展现了同学们的智慧,也让师生的思维碰撞出了火花。


同栏目信息

热点信息

地址:江苏省徐州市铜山新区上海路101号 邮编:221116 电话:0516-83536226 电子信箱:Edu@jsnu.edu.cn
Copyright © 2015 - All Rights Reserved - 开运体育 教师教育学院